第四節 國家風景區建設與管理
臺灣觀光資源豐富,經營管理因行政體制,分由不同機關主政,由觀光署所轄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各級機關合作規劃、保育、管轄區域內之觀光資源。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Northeast and Yilan Coast National Scenic Area
福隆生活節-奇幻海洋風箏秀
規劃建設
-
以通用化設計概念推動據點周邊改善工程,113年度完成龍洞灣海洋公園休憩空間營造工程及龍洞四季灣建物空間優化工程等。
-
辦理福隆地區景觀綠美化提升工程,盤點包含本轄福隆地區等轄區內植栽需求重新檢討配置,替換耐海濱氣候植栽營造服務據點景觀,並執行植栽健康評估及優化措施,以提升休憩空間安全,打造觀光休閒優質體驗。
-
辦理觀光前瞻建設計畫-魅力旅遊據點營造-國際魅力景區-沙丘藝域,執行「卯澳故事體驗場域營造工程」、「卯澳灣聚落入口動線串聯工程」、「永鎮歸日之丘據點建構工程」及「龍門露營區營位周邊景觀植栽計畫」等工程。
經營管理
-
113年搭乘台灣好行人次:黃金福隆線計8萬8,956人次,壯圍沙丘線計1萬4,332人次,宜蘭東北角海岸線計3萬1,144人次,並推出10款套票,鼓勵遊客搭乘。
-
「融入沙丘地景的壯圍旅遊園區」獲「2024全球百大綠色目的地事獎」(2024 Green Destinations Top 100 Stories),並入圍ITB柏林旅展2025綠色目的地故事獎(The Green Destinations Story Awards)。
宣傳推廣
-
推動「福隆生活節」、「壯圍生活節」、「草嶺古道芒花季」及「外澳月夜 浪花市集」等4大主題行銷活動,整合自然生態資源及大東北角觀光圈產業,並導入多元運具,在地特色體驗活動推出15條漫遊小旅行遊程。
-
輔導觀光圈食、宿、遊、購、行店家計200家,並推廣穆斯林友善環境及產業認證。
-
以福隆為核心、自行車旅程為主軸,結合國際沙雕藝術季、音樂會及在地特色市集等系列活動,整合串聯宣傳福隆區域觀光。
-
113年度以「我願是你的風景」為主題,邀請3組藝術家融合地景、人文元素營造環境氛圍,並持續推出「藝術聚點」,串聯宜蘭與壯圍地區的「藝文工作室」、「農事體驗」、「自行車輕旅行遊程」等系列活動,於6-8月期間舉辦5場次「丘.海嗨音樂會」,藉由系列活動帶領全國民眾融入壯圍、感受在地風情。
-
出虎字碑拓碑體驗、導覽解說及手作季體驗,並搭配活動交通套票及在地小旅行,結合大東北角觀光圈的觀光特色產業,推出四季主題旅程,讓民眾感受東北角四季美好旅程。
-
藉由市集導入、在地產業共同參與,營造在地觀光品牌,並以「星空月夜」與「火舞月夜」等主軸規劃主題表演活動,刻畫東北角月夜的獨特回憶,期待著來自各地的遊客一同共享這份特別的外澳夏夜。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East Coast National Scenic Area
大地藝術節與在地居民、藝術家共同合作
規劃建設
-
辦理東部海岸生態觀光建構、海陸域生態調查、永續觀光培力、綠色旅遊目的認證輔導、部落品牌亮點型塑及綠島南岬地區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委託專業服務等計畫,從生態調查、場域優化、產業升級、永續發展等面向,做為未來景觀規劃與景區發展推動方向之依據。
-
全年度完成東海岸沿線服務設施升級二期、大石鼻遊憩區停車場及公廁改善及綠島南岬溫泉生態渡假中心服務升級第一期等工程,改善遊憩服務設施。
經營管理
東管處永續旅遊獲國內外獎項實績:
-
「智慧東海岸‧面面俱到的虛實整合旅遊體驗」計畫,獲113年度交通服務獎,第4度代表交通部參加第7屆「政府服務獎」(數位創新加值類別)並入圍決選。
-
「與海同樂天堂島嶼-潛進綠島的11個入口」獲「113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推廣性文獻書刊佳作。
-
「富岡地質公園:地質、環境與社區的再生旅遊」榮獲「2024全球綠色目的地百大故事獎」-「目的地管理類別」獎項。
環境教育與生態小旅行:
-
辦理「夜訪小野柳」、「夜探三仙台」、「過山古道尋寶趣」、「綠島護蟹活動」、「花現東海岸」及「海洋環境教室導覽」等生態小旅行,吸引2萬4,152名遊客參與活動。
在地交通與接駁服務建置:
-
推動「共乘東海岸」預約共乘平台,結合觀光署「在地有腳」旅宿合作接駁方案開設9條路線,以及電輔車租賃、台灣好行與台灣觀巴等多元運具,強化偏遠地區交通接駁便利性與服務品質。
宣傳推廣
-
推出「探索綠島」平台全新篇章「湛藍海洋」,以虛擬實境(VR)技術帶領旅客潛入綠島水下世界,提供具國際吸引力的數位觀光服務。
-
整合轄區既有攝影機,完成3處智慧公廁及建置小野柳遊客中心人流偵測系統,並於月光海音樂會辦理即時人流分析,優化機關管理效能。
-
2024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暨花東藝文平台,完成5件駐地創作作品,辦理月光海音樂會8場次及開放工作室22場次,吸引超過18萬人次參加。
-
辦理「長濱雙浪金剛馬拉松」及「秀姑巒溪泛舟鐵人三項競賽」,吸引約3,000人次參加,並發展「馬到成功168」自行車旅遊,搭配花東旅遊振興方案串聯周邊觀光旅遊產業。
-
首創海派日「海派秋chill」節慶活動,含「童部野放」兩天一夜親子遊、「戀愛巴士」兩天一夜單身聯誼、主打「2人成團」的12條部落特色主題遊程「海派玩家」,推展小眾、精緻、深度的部落觀光。
-
建構8大觀光區品牌,辦理27場次共識與討論平台會議及1場次成果分享會,加強跨域共享、優化推廣區域品牌、開發區域創新旅遊模式及持續導入電子商務服務;亦以跨域方式與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辦理「2024 East of Taiwan花東觀光區成果展」,一同行銷花東觀光區。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East Longitudinal Valley National Scenic Area
花東縱谷大露營
規劃建設
-
透過通用設計整建鯉魚潭潭西北段水岸碼頭及汙水截流設施,並結合環境教育場所課程宣導,奠基永續旅遊。
-
配合鳳林生態遊憩區BOT招商及分期營運需求,整建水岸、植栽多元遊憩環境,吸引民間機構參與投資經營。
-
響應雙鐵及低碳旅遊,持續優化多元自行車路網及驛站設施,打造安全騎乘環境及提供舒適休憩據點,吸引國內外遊客到訪。
-
鏈結「縱谷原遊會-部落食樂園」特色及需求,營造羅山遊憩區周邊環境服務之友善性,新建自然生態步道,延伸遊客中心至羅山瀑布之賞景停駐點,營造森林芬多精秘境,提供遊客體現在地「里山地景」(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自然與文化和諧共生之氛圍。
經營管理
-
持續推動「公廁服務品質提升計畫」,卑南遊客中心及鹿野高台高眺亭公廁,分別獲選113年臺東縣環境保護局績優公廁評比中央部會組-績優公廁金質、銀質獎項;舉辦「6S+管理教育訓練」,將6S+概念引入日常管理,提升觀光遊憩服務效能及品質。
-
配合振興花蓮震後獎勵旅遊方案,結合鯉魚潭商圈印製「鯉魚潭券」3,700張,搭配花蓮縣政府發行之經濟振興券使用,提振鯉魚潭商圈觀光消費熱度,促進地方觀光產業活絡發展。
-
響應「世界地球日」及「世界動物日」,辦理「鯉魚潭森林碳索系列」、「與野生動物共存的新時代」等活動,同時與周邊商家、農園及水域遊憩活動業者合作辦理「鯉魚潭生物獵人抓寶嘍!」環境教育夏令營,打造環境教育新體驗。
-
成立通用旅遊設計小組推動無障礙旅遊環境,偕同專業人士、協會團體等參與體驗無障礙設施建設成果,營造友善、多元旅遊環境。
宣傳推廣
-
結合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食、宿、遊、購、行14個觀光圈品牌,辦理「2024觀光區市集日-東區主題日」。
-
結合露營及森旅市集、生態及手作體驗、草地音樂會、縱谷好食等活動,舉辦「花東縱谷大露營」,促進鳳林生態遊憩區後續招商。
-
結合在地遊憩資源及產業特色,辦理「2024鯉魚潭賞螢季-趣看火金姑」、「縱谷好湯」等主題活動,帶動花東地區觀光發展。
-
透過「徐行縱谷」自行車旅遊品牌推廣,行銷宣傳花東縱谷轄內3條多元自行車路線(洄瀾漫波線、森林溫泉線、田園風光線),以兩鐵(自行車、火車)作為載具,串連當地自然、人文、景觀與遊憩資源,並結合所輔導之觀光區亮點業者,打造深度漫旅的自行車特色旅遊產品。
-
以「療癒」為主題,結合花東地區部落,辦理「2024縱谷原遊會–部落食樂園」及推動部落觀光品牌「縱谷原遊會-餐桌上的部落旅行」,輔導開發「月光下耕吧樹洞餐桌」、「月光下稻田腳印餐桌」、「月光下紅糯米田野餐桌」、「月光下獵人野食餐桌」、「月光下小米鞦韆餐桌」及「月光下穀倉豐收餐桌」共6部落之旅遊產品。
澎湖國家風景區
Penghu National Scenic Area
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
規劃建設
-
完成隘門服務設施整建工程(第三期),藉由新建觀景賣店及周邊環境美化,提升遊憩環境及休憩品質。
-
完成七美雙心石滬遊憩區環境改善工程,營造遊憩區通用化環境,並辦理舊有鋪面及更新既有觀景設施改善,優化遊憩服務品質。
-
完成桶盤候船室改善工程,辦理候船室美化、廁所設備優化、地質資訊室新設等改善工程,營造魅力新據點。
經營管理
-
辦理「丙級浮潛教練」、「獨木舟丙級教練」、「水上摩托車安全教育暨救援訓練」及「開放性海域救生員」等安全訓練課程,共計154位參訓人員取得合格證書。
-
辦理「旅遊安全交通安全宣導合作意向簽署活動」,號召澎湖縣水域遊憩活動商業同業公會、遊覽車客運業、計程車客運業、小客車租賃業等運輸業公會簽署合作宣言,共同宣傳旅遊安全及交通安全。
-
辦理七美遊客中心服務設施、菜園浮動碼頭及服務設施、南海浮動碼頭、南海遊客中心櫃台賣店、望安天台山賣店、雙心石滬風景區賣店、隘門水域遊憩服務設施及賣店、林投公園服務設施、七美大獅龍埕攤位、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望安旅遊資訊站設施及七美𩵺鯉灣遊憩區設施、北寮奎壁山地質公園摩西摩西賣店、吉貝沙尾賣店等旅遊管理據點設施出租,引入民間投資,提昇服務品質。
-
結合在地居民與其他機關、社區、學校及企業協同辦理5場次淨灘活動,參加人數總計約950人,清理垃圾量約計6.4公噸。
-
推動山水海洋生態旅遊區-於山水漁港東堤設置7座太極造型生態礁,並推出海洋生態旅遊示範遊程。
-
公告以馬公觀音亭西灜虹橋為界,劃設「非動力水域遊憩活動」限制範圍。
-
「小門地質探索館」榮獲環境部113年觀光遊憩類.特優公廁獎。
-
「2024澎湖追風音樂燈光節-光環境」榮獲倫敦設計獎鉑金獎殊榮。
-
輔導3家業者(語榕花園民宿、澎澄飯店、彩虹育樂股份有限公司)取得2024綠色旅行標章認證。
宣傳推廣
-
辦理「2024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春季望安跳島半馬嘉年華」、「2024澎湖自行車跳島嘉年華」、「2024澎湖四季旅遊」、「2024澎湖追風音樂燈光節」、「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2024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澎湖在地主題特色遊程-好澎遊Chill嗨嗨」等系列性活動,吸引超過11萬5,000人次造訪澎湖。
馬祖國家風景區
Matsu National Scenic Area
東湧燈塔120週年系列活動
規劃建設
-
「北竿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獲「交通部112年度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佳作」。
-
完成「北竿08據點」新建,提升北竿地區遊憩景點服務量能。
-
以通用化手法,新闢「南竿北海坑道」入口聯絡道,提升北海坑道無障礙環境。
-
完成「東引安東坑道」公廁新建,並設置無障礙廁所、照護床等全齡式設備,提升景區便利性。
經營管理
-
取得「ISO 9001:2015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提升國家風景區服務機能,並試辦辦公空間碳盤查作業,打造綠色旅遊環境。
-
南竿環境教育學堂獲頒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評鑑合格證書。
-
北竿遊客中心獲「113年i-center旅遊服務體系服務旅客服務中心考核評比創新服務獎」。
-
響應國家海洋日,與連江縣政府等相關單位共同舉辦聯合淨灘活動,吸引超過400位民眾參與清理海漂垃圾與淨灘,透過海洋環境教育宣導及愛海宣言,表達落實淨零綠生活、喜愛海洋、清淨海洋與守護海洋環境的決心。
-
配合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辦理海岸清潔、淨灘及環境教育活動,總計動員近9,777人次,清理1,392公里海岸線,清理816公噸海漂垃圾。
-
結合在地政府機關、學校、民間團體及產業,於官帽山360度景觀平台辦理植樹節活動,吸引超過200人參與,計種植海桐71株,流蘇30株,櫻花29株共130株樹苗。
宣傳推廣
-
串聯84間觀光業者辦理「2024微光馬祖系列活動」,結合媽祖在馬祖、學生島嶼嘉年華、鐳戰生存遊戲、跨島音樂會、實境解謎、2025迎晨曦等活動,吸引超過1萬260位遊客參與。
-
與交通部航港局、連江縣東引鄉公所共同辦理「推動我國海洋觀光之東湧燈塔120週年系列活動」。
-
辦理「2024馬祖觀光圈成果展暨光環境營造」,透過大北海遊憩區光環境建置及馬祖觀光圈市集展示,邀請遊客深度體驗觀光圈整合成果,深化馬祖旅遊意象,扎根國旅市場、開拓國際客源,打造「地景慢遊度假島鏈」。
-
率領馬祖觀光圈產業聯盟參與「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強化馬祖品牌知名度。
-
與台師大東亞系、地理系、英語系共同組成之台師大地方跨域治理研究團隊,就馬祖觀光發展趨勢、地方創生、返鄉青年結合觀光遊憩推展等事務深度交流。
-
攜手10家馬祖觀光圈業者赴新加坡參加由台灣觀光協會(TVA)組團之新加坡秋季旅展(NATAS Holidays)與台灣觀光推廣會,行銷藍眼淚、自然地景、戰地遺構及閩東文化等馬祖觀光亮點,提升馬祖國際觀光知名度。
-
攜手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邀請馬祖特色伴手禮暨美食共計10家業者,參加「2024 觀光圈市集日」,其中「馬祖納禮」榮獲「北區X馬祖觀光區最佳伴手禮」署長獎。
-
攜手國內鐵道業者,於苗栗縣三義鄉勝興車站-舊山線鐵道自行車館設置馬祖專區,推廣「馬祖嶼眾不同」觀光品牌。
-
鼓勵在地觀光圈業者逐步落實永續觀光發展政策,113年計輔導7家旅行業者申請銅級環保旅行業標章。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North Coast and Guanyinshan National Scenic Area
2024野柳石光夜訪女王
規劃建設
-
完成「和平島遊客中心建物防水與整修工程」, 重作屋頂、外牆與窗框防水,同步修補建物裂縫,汰換外牆乾掛石材,保留建物黃色砂岩外觀元素與周邊地質景觀呼應,提升休憩設施品質與維護便利性。
-
完成「觀音山遊客中心多媒體室更新案」,配合現代使用需求,採通用設計,朝向全齡式空間彈性使用,座位席改為固定與活動座位區,空間使用及活動規劃形式更有彈性。
-
完成「金山跳石觀海隙地景觀改善工程」,改善人車爭道情形,縮減既有停車彎,設置自行車、人行共用道,提昇自行車騎行安全。
-
完成「四語化指標牌示」更新,野柳地質公園及和平島地質公園計畫自113年起改為4種語版(中、英、日、韓),爭取國際遊客來訪。
經營管理
-
持續辦理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暨周邊停車場、和平島公園等OT案及出租方案,創造政府收入、提升自償率。
-
持續推動我愛淨灘、淨山活動,113年度線上申請淨灘2萬7,715人次、委託清除海漂物740.7公噸。
-
以海洋「淨」行式-以白沙灣自然中心我愛淨灘活動實踐里海倡議,獲「2024全球百大目的地永續故事獎」(2024 Top100 Green Destinations Sustainability Stories )
-
成立「皇冠海岸觀光圈」,以「串聯x形塑x行銷」為主軸,透過區塊鏈結及商業模式進行產業整合、行銷、輔導等措施,達到提升觀光服務軟硬體品質及風格形塑,另完成5部主題宣傳影片,增加皇冠海岸品牌能見度。
宣傳推廣
-
辦理「野柳石光 夜訪女王」、「2024觀音觀鷹樂活行腳系列活動」、「和平島島嶼生活節」、「北海岸浪一夏」、「金山蹦火遊程推廣」、「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等行銷推廣活動,促進在地觀光產業發展。其中「野柳石光 夜訪女王」榮獲「2024美國泰坦創新大獎」活動創新白金獎、「2024美國繆思創意獎」活動類金獎以及「2024法國設計獎」戶外照明與夜景金獎,為國爭光。
-
辦理「2024極點慢旅-極北點富貴角燈塔騎遊活動」推廣自行車低碳旅遊及16條多元自行車路線,持續宣傳「雙灣自行車道」、「灣塔自行車道」、「萬金自行車道」及「外木山自行車道」。
-
宣傳推廣「皇冠海岸觀光圈」,113年招募40家特約店家,辦理5場次輔導計畫,並協助業者導入四語,創造皇冠海岸十大伴手禮徵選行銷推廣活動,增加皇冠海岸品牌國際能見度。

參山國家風景區
Tri-Mountain National Scenic Area
魅力茶薰.六覺饗宴
規劃建設
-
完成獅頭山風景區遊憩設施活化改善「湖光村老屋空間及周邊景點環境改善工程」、「峨眉湖環湖步道旅遊環境改善工程(至美段4期)」;梨山風景區提升旅遊環境品質「梨山風景區新佳陽部落公共服務設施及周邊環境綠美化工程」;八卦山風景區打造多元遊憩體驗「彰化縣員林市大峰巷步道暨景觀平台優化工程」、「八卦山東外環東方公園周邊環境優化工程」、「二水自行車道周邊公共服務設施改善工程」等觀光遊憩設施。
經營管理
-
取得管理處處本部、梨山文物陳列館及各遊客中心等8處安心場所認證。
-
完成轄內20座吊橋專業安全檢測及聯合巡檢,提升整體旅遊安全。
-
辦理8場次植樹及淨山、淨街活動。
-
辦理「113-114年度獅頭山風景區穆斯林旅遊環境輔導建置案」,完成16處場域認證及10項清真伴手禮認證暨歷年輔導店家延續認證。
-
推動公共投資建設自償性策略,辦理促參或設施出租委外經營,以及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113年計有13件設施辦理委外經營或出租,總收入效益超過1,214萬元。
-
輔導管理處委外出租經營之「歇心茶樓」取得環保餐廳認證。
-
持續辦理公廁智慧廁間服務,梨山文物陳列館戶外公廁獲得環境部「113年績優公廁評比活動」-特色公廁獎。
宣傳推廣
-
辦理獅頭山「2024南庄花卉節」;梨山「山谷燈光節」;八卦山「2024八卦山賞鷹活動」。
-
辦理「魅力茶薰•六覺饗宴~The Wonders of Summer: Cooling Tea Spa」
-
辦理「第一屆Taiwan Tourism Golf Friendship Cup台灣觀光盃高爾夫友誼賽」
-
辦理「2024參山騎旅系列活動」。
-
辦理「113年獅頭山風景區健行品茗」(含音樂會及峨眉湖茶席)活動及參展交通部觀光署臺灣部落觀光嘉年華。
-
辦理「2024中台灣穆斯林嘉年華」活動,提升中台灣穆斯林旅遊形象,推廣相關之穆斯林觀光旅遊友善環境及認證產品,吸引超過千名穆斯林朋友及中部地區旅客參與。
-
辦理第四屆「2024山谷燈光節」活動,以全台海拔最高的耶誕樹為宣傳,並於谷關溫泉公園打造聖誕主題燈飾及星光大道行銷梨山風景區。
-
辦理「2024八卦山賞鷹活動」,吸引超過1萬人次參與。
-
辦理「2024南庄花卉節」,與石壁、向天湖、蓬萊部落合作辦理原民藝術共創,吸引5萬5,000人次造訪,創造產值達新臺幣2,310萬元。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Sun Moon Lake National Scenic Area
日月潭Come!Bikeday 花火音樂嘉年華
規劃建設
-
辦理水里火車站周邊、水里鄉親水公園、中興停車場周邊景觀環境設施改善等工程,建構無障礙通用旅遊環境。
-
辦理虎頭山周邊環境及既有遊憩設施改善、埔里天旨宮步道整建、環潭既有公廁環境改善、貓囒山周邊既有遊憩設施改善、車埕木展館設施維護暨周邊公廁景觀設施改善等工程,提升旅遊環境品質。
-
強化集集鎮環鎮自行車旅遊動線串聯,辦理集集火車站周邊既有自行車道改善工程。
-
「集集火車站旁既有旅遊服務設施整建工程」獲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24淨零建築設計獎。
經營管理
-
「攜手日月潭:用集體智慧推動永續旅遊」入選全球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故事獎。
-
113年3月15日與飲食、住宿、交通等14個公私單位,簽署「日月潭旅遊安全跨域合作備忘錄」,共同提升日月潭旅遊安全韌性與品質,打造更加友善且安全的旅遊環境。
-
優化水域遊憩活動申請平台,提供民眾更便利的水域遊憩體驗,共受理2,070件申請,活動累積達2萬1,793人次。
-
埔里、向山、伊達邵及車埕遊客中心提供地圖文宣、旅遊諮詢及無線網路等旅遊服務,服務人數超過6萬7,000人次。
宣傳推廣
-
推動日月潭觀光圈3.0,促成觀光圈聯名產品20項、執行百大繁星營造輔導計畫10處、開發完成3條創新旅遊遊程、扶植日月繁星品牌標章制度之旅行業者,取得「綠色行程」、「凰金遊程」、「金質旅遊」等認證3條,於高鐵假期「日月潭好好玩」網站上架17項系列活動;與KKday合作,於主頁面開設「日月潭觀光圈專區」,上架117項產品,行程銷售金額達1,050萬元。
-
攜手日月潭觀光圈至日本群馬縣與老神溫泉觀光協會進行交流活動、參加2024年馬來西亞及柔佛地區觀光推廣活動及2024香港運動休閒博覽會活動。
-
舉辦日月潭櫻花季、星光螢火季、日月潭Come!Bikeday 花火音樂嘉年華暨自行車嘉年華、日月潭四季自行車認證,以及冬季的跨年晚會等活動,總參加人數超過41萬4,220人次,觀光產值達新臺幣9億5,933萬3,520元。
-
觀光旅遊網站(中、英、日、韓版)多管齊下露出日月潭觀光旅遊資訊及施政成果,113年底瀏覽人次達220萬9,969人、粉絲團13萬5,383人,發布425則貼文,觸及人次446萬4,437人次。
-
行銷推廣台灣好行套裝遊程,日月潭線搭乘人數81萬63人次、車埕線搭乘人數1萬8,614人次、日月潭-阿里山線搭乘人數1萬2,509人次、斗六竹山線搭乘人數2,337人次,並發行9款日月潭好行旅遊套票,以及與台灣高鐵合作推出高鐵聯票,紙本套票銷售1萬9,390套,電子套票銷售1,421套。另就國內親子家庭及橘世代族群推出8場次水里、車埕在地小旅行。
-
113年度「台灣好行服務管理及服務品質優化作業案」評比,獲一般路線-推動單位優等。
-
辦理日月潭自行車道與日本瀨戶內島波海道締結車道10週年慶祝活動,邀請日本島波專務理事坂本大藏、愛媛縣土本部道路都市局局長橋本博史等10人出席「2024日月潭Come!BikeDay自行車系列活動」之「國際交流推廣互動活動」,以及「2024日月潭Come!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活動」。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Alishan National Scenic Area
漫行草嶺避暑趣-森林療育體驗
規劃建設
-
完成「169縣道大客車停車空間新建工程」、「十字地區及169縣道沿線遊憩設施改善工程」、「公田隙頂及龍美地區步道及周邊遊憩設施工程」、「光華賞螢區優化工程」及「觸口行政中心及文峰辦公空間周邊環境整修工程」等。
-
完成「山美及茶山部落生活文化園區設施改善工程」、「樂野部落觀景遊憩設施工程」及「福山古道及周邊環境改善工程」;持續打造在地特色亮點及延長旅遊廊道,完成「青年嶺及野薑花溪步道及周邊環境優化工程」、「太平太興及瑞里地區觀光環境優化工程」、「圓潭生態園區優化工程」及「太平雲梯燈光及周邊遊憩設施改善工程」等。
經營管理
-
於石棹至奮起湖辦理春節連續假期免費接駁服務,接駁人數計2,624人次。
-
推出15款台灣好行套票;113年台灣好行搭乘人數:阿里山線-A線(高鐵嘉義站-阿里山)計7萬570人次、阿里山線-B線(臺鐵嘉義站-阿里山)12萬2,785人次、瑞里線(臺鐵嘉義站-瑞太資訊站)4,063人次、太平線(臺鐵大林站-太平雲梯)8,263人次。
-
輔導嘉義圓潭生態園區及文峰遊客中心賣店等承租廠商設立電動車充電樁5支,公私部門合作建置綠色旅遊環境。
-
透過社區產業訪談、耆老共議,以植栽呈現三族共融精神,復刻森林原生種及傳說植物、點綴可食地景,打造部落耕作空間區,營造出「茶山生活文化園區」。並透過導覽解說深度旅遊,帶動部落觀光產業。
-
持續辦理場域活化使用,將牛埔仔遊憩區、奮起湖隙地等3處,出租與業者經營管理,提供遊客多元化旅遊服務。
宣傳推廣
-
推出四套環境教育課程,計290人次參與課程體驗;與其他環境教育場域進行課程及活動安排之交流。
-
辦理「阿里山歲時生活節」、「2024神木下婚禮系列活動」、「阿里山四季茶旅活動」、「2024阿里山咖啡行銷推廣案」、「113年阿里山部落觀光行銷案」、部落鄒年慶、櫻花季、螢火蟲季等行銷推廣活動,吸引463萬人次的遊客造訪,創造整體觀光產值達新臺幣110億元。
-
「阿里山印象。聆聽自己的心」Impression of Alishan.Listen to your heart影片榮獲金城門觀光影片獎生態旅遊類金獎。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Southwest Coast National Scenic Area
2024極點慢旅-井仔腳瓦盤鹽田景點
規劃建設
-
完成臺南水晶教堂周邊環境特色營造計畫,以經典文學「湖濱散記」及生態紀錄「守護黑面琵鷺」打造新景點「盼在海的這一邊」,提升北門遊客中心區域的豐富性與獨特性。
-
於布袋好美里、布袋鹽山二處增設休憩設施,結合濕地生態並美化自行車路線,於南布袋濕地打造賞鳥舒適之場域-「雲嘉南濱海賞鳥遊憩服務設施」,強化各處據點與多元路線串聯,增加騎乘路線選擇及遊憩豐富度。
經營管理
-
輔導雲嘉南濱海觀光圈佈局國際,實地輔導19家業者,提供經營面向及場域優化建議、優化改造4處觀光圈業者經營場域;輔導30家業者,超過600項商品上架各電商平台,並推行數位版觀光護照,串連食、宿、遊、購、行等旅遊資源。
-
參與市集日及旅展等活動,並製作「鹹味浪潮」形象圍裙、桌巾及「鹽工便當」模型,強化雲嘉南濱海觀光圈品牌印象,並開拓南部科學園區市場,舉辦星光市集及福委會踩線團活動。
-
輔導8家業者取得穆斯林友善場域及30項清真Halal產品認證展延,並製作轄內穆斯林觀光旅遊地圖指南。
-
辦理場域出租委外經營,113年計有16件出租案件,總營收超過1億6,000萬元,創造地方經濟發展。
-
獲國際綠色旅遊目的地基金會認證為「永續旅遊目的地銅質獎」(Green Destinations Bronze Award)。
宣傳推廣
-
強化社群網路行銷推廣,於FB社群網站設置粉絲團與遊客互動,113年計26萬954人追蹤中,每月貼文逾20篇。
-
辦理「2024年鯤鯓王平安鹽祭」共計吸引近4萬人次參與、「2024臺灣鹽生活節-鹽文化藝術嘉年華」共計超過14萬人次參與、「2024極點慢旅-極西點國聖港燈塔暨雲嘉南自行車多元慢遊活動」吸引近8,000人次參與;並辦理「2024臺灣國際觀鳥馬拉松」、「2024邁向成功之路-COSPLAY踩街嘉年華×輪轉山海圳」及「白金騎跡濕地鹽雕輕旅行」等行銷活動。
-
「不斷鹽聲的風景-鹽業文化的永續與傳承」影片,獲得2024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永續微電影獎銀獎。
-
「與水共舞,共融雲嘉南」永續行動獲得亞太永續行動獎-銅獎。
-
雲林口湖「與水共舞-颱風過後重現的濕地與治水」永續故事獲2024年ITB柏林國際旅展「綠色目的地故事獎」(The Green Destinations Story Awards)自然與景觀類別第一名。
-
嘉義縣南布袋濕地「廢棄鹽田變身鳥類天堂,找回在地居民的希望」獲「2024全球百大目的地永續故事獎(2024 Green Destinations Top 100 Stories)」。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
Siraya National Scenic Area
八田與一故居群獲113年度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優良示範點
規劃建設
-
重新規劃關子嶺嶺頂公園停車場,提高小客車、婦幼、無障礙停車位數量,紓解停車位不足之情形;設置新公車停靠區,改善候車環境景觀,提升開車或搭乘公車旅遊的便利性。
-
辦理白河資訊站建物改善工程,調整戶外步道系統、休憩平台、涼亭等設施提升旅遊環境,並委外經營管理,活化閒置空間。
-
辦理「西拉雅處本部周邊服務設施改善工程」重新營造生態池周邊景觀;於台一線設置入口意象,串聯周邊景點及提升區域的景觀環境。
-
官田遊客中心新裝置藝術-「Tabe! Tabe! 仙境西拉雅」榮獲2024美國繆斯國際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 景觀設計-雕塑設計類別銀獎。
-
辦理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改善工程,賦予園區新的生命;調整及優化部分菱波官田自行車路線導引標線,提升自行車旅遊環境。
經營管理
-
轄區通過AED安心場所認證6處。
-
「八田與一故居群」榮獲113年度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優良示範點。
-
「關子嶺紅葉公園」榮獲環境部113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及機構評鑑優異獎項。
-
「官田遊客中心智遊趣」,榮獲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3年「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巢向未來組」公共服務特別獎。
-
建置智慧停車系統,導入停車位即時剩餘數量、人車流統計、車格使用動態等,提高停車效率。
宣傳推廣
-
參與各大旅展及推介媒合會、辦理海外組團社、邀請國際網紅拍攝遊程影片、印製區內景點介紹手冊四語文宣,舉辦南觀光區國際分享會、餐飲升級座談會與永續觀光分享會推廣觀光圈識別品牌「仙境西拉雅Touching SIRAYA」。
-
推出「十麵埋福禮盒」交予白河之戀地方創生親子休憩園區獨家販售,於自有購物網上架67項商品,線上累積銷售額近4萬元。
-
於知名電商上架18條遊程,累積銷售數字逾20萬元,並與旅行社合作推出8條國內遊程、6條國際遊程,吸引國際遊客逾1,000人、國內散客逾700人。創造逾1,686萬元產值。
-
辦理「西拉雅山海圳-大圳之路健走活動」、「西拉雅森活節」、「西拉雅夏日好Chill系列活動」、「2024-2025台灣好湯」、「西拉雅趣飛車」、「曾文水庫峽谷音樂會」、「環騎5COOL自行車活動」等活動,吸引遊客達277萬人次,創造逾64.26億元產值。
-
「Touching Siraya」榮獲「麥哲倫獎(Magellan Awards)」的「行銷(Advertising/Marketing)金獎」與「公關推廣計畫(Communication/PR Plan)銀獎」雙料大獎,奠定大西拉雅觀光圈國際知名度基礎。
-
針對轄內西拉雅族部落進行產業輔導及觀光培力,計輔導6個部落、2式部落產品上架、開發2式遊程、6場部落工藝體驗推廣課程、1場成果發表會,提供40個就業協助、吸引部落觀光遊客量達3,800人次。
茂林國家風景區
Maolin National Scenic Area
2024南島族群婚禮
規劃建設
-
完成「新威行政中心辦公區及遊客服務空間擴建」、「茂林遊客中心室內裝修及周邊環境改善綠美化工程」、「屏東縣三地門鄉停車暨休憩空間改善計畫」、「屏東縣三地門鄉停車暨休憩空間改善計畫」、「荖濃遊客服務設施水保工程」等5件工程。
-
完成「新威遊憩區新森活整體規劃委託服務案」、「萬山部落觀光產業環境氛圍營造暨產業輔導計畫委託服務案」、「荖濃遊客服務設施用地變更案」、「荖濃溪左岸遊憩設施興辦事業計畫暨用地撥用變更委託服務案」及「寶來觀光休閒園區促參可行性評估」、「六龜成功單車驛站興辦事業計畫委託案」、「荖濃遊憩系統自行車道遊憩設施興辦事業計劃暨撥用」及「茂林區龍頭山遊憩設施興辦事業計畫」等。
經營管理
-
辦理「紫斑蝶蝶況調查研究分析解說及棲地維護工作」、「新威森林公園環境清潔維護工作」、「荖濃遊憩系統水(陸)域環境清潔維護工作」、「屏北遊憩系統環境清潔維護工作」、「國家風景區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國家風景區據點設施整修工程委託設計及監造服務」、「國家風景區設施修繕工程暨災害搶修搶險開口契約」、「國家風景區喬木修剪及植栽種植開口契約」及「新威森林公園防治小黑蚊(臺灣鋏蠓)」等9項經營管理工作。
-
辦理「屏東縣瑪家鄉涼山露營遊憩區民間參與擴(整)建營運移轉ROT案」、「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樂園露營區民間參與營運移轉ROT案」等2件促參案。
-
辦理「土壟灣遊客活動服務區辦公室出租經營管理」、「寶來遊客服務區出租經營管理」、「新威森林公園遊憩空間出租經營管理」、「霧臺休閒服務設施出租經營與管理」、「茂林遊客中心出租經營管理」、「賽嘉休憩區土地出租經營管理」、「新威森林公園自行車租賃站出租經營管理案」、「新茂林遊客服務中心一樓部分空間出租經營管理」、「涼山南管理站辦公室一樓出租經營管理」、「高雄市六龜區十八羅漢山服務區出租經營案」等10件出租案。
宣傳推廣
-
全面優化觀光旅遊網站,整合智慧景區相關系統(景點即時影像、智慧停車場、觀光互動導覽平台等),並取得無障礙標章,提供友善旅遊服務平台。
-
辦理「2024-2025年荖濃溪遊憩線淡季遊程行銷推廣」活動、「2024-2025台灣茂林紫蝶幽谷雙年賞蝶季系列活動」、「自行車旅遊系列活動」、「2024-2025寶來不老溫泉整合行銷委託服務案」、「產業銷售整合及原住民藝術推廣案」(山那邊市集、季節聯合茶席、185原鄉藝術工坊體驗遊程)等系列活動。
-
持續推動高雄觀光圈,偕觀光圈與轄區業者參與旅展行銷、活用Line@運作「高雄好逛(所有業別)」、「高雄好玩(遊程通路)」、「高雄好讚(年度輔導20家品牌業者)」3檔聯合行銷活動;協助觀光圈會員8家業者與票券平台合作體驗套票,計上架自由行體驗行程25檔,推客數541人。
-
試辦4梯次微笑南灣專題遊程;與合法旅行社合作上架10條遊程,團客推客數481人;媒合國際地接旅行社(含郵輪客)推動遊程,計服務逾1,744名遊客;提供國際地接旅行社10條推薦套裝行程,推客逾2,634名;辦理國際旅遊KOL踩線2場次。
-
辦理10梯次好物選購市集與1場台中驛鐵道園區高雄觀光圈在地好物市集(異地成果推介);與屏東觀光圈合作辦理高屏遊購樂消費抽獎活動1檔;於2024觀光區市集日(南區×澎湖)辦理聯合推介會。
-
輔導三地門鄉安坡部落產業夥伴之「安坡部落童玩王國」獲2024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項下非營利事業組SDG8(就業與經濟成長)銀獎肯定。輔導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部落拿普有機茶園取得比利時國際風味評鑑。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Dapeng Bay National Scenic Area
2024帆船生活節
規劃建設
-
改善灣域水環境及完成大鵬灣潮口航道及灣域浚渫、灣域截導流改善委託調查及設計規劃後續改善與淨化水質工作、紅樹林濕地公園環境改善、濱灣遊憩區設施改善、大鵬灣遊客中心整修、蚵殼島修繕、大鵬灣自行車路線等改善工程,提升旅遊服務設施機能。
-
完成大鵬灣通用設計改善、大鵬灣綠帶植栽綠美化、跨海大橋及濱灣碼頭周邊停車空間優化,提供舒適遊客休憩環境。
-
完成向海致敬親水設施-「琉」沙池、塑造海灘原始風貌、海景休閒渡假區設施減量及美學改善、持續進行「琉」行之道賞景步道優化營造工程。
經營管理
-
辦理轄區亮點場域部分空間「單車館」、「海上教堂」、「西塔台」、「賽車場及GO-KART」、賣店、船舶席位、小琉球海景休閒度假區等場域出租營運與管理,提供遊客優質餐飲、休憩、觀景、夜間遊湖、水上活動及旅遊諮詢服務,強化場域服務量能。
-
持續推動民間參與大鵬灣公共建設BOT案,攜手民間共創多贏。
-
提高國人友善環境及保育觀念,推廣113年度大鵬灣濕地群環境教育課程共60梯次,計2,057人次參與。
-
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不塑之島、飲水機地圖、小琉球愛龜淨灘、餐具租借及雨衣琉著用等環保活動,推動島上減塑理念;建置潮間帶人數電子看板,管制潮間帶人數,保護潮間帶生態環境。
-
與琉球鄉在地協會合作輔導環保餐廳認證,並與在地旅遊產業深度結合,推出「綠色永續觀光遊程」,及辦理國內及國際行銷宣傳工作,實現小琉球綠色旅遊的目標。
宣傳推廣
-
整合屏東食、宿、遊、購、行觀光資源,以「行銷先行」、「輔導並進」為推動原則,達到提升觀光服務軟硬體品質及風格形塑目標,建構產業互補的優勢,以拓展客源及效益。
-
辧理2024大鵬灣帆船生活節、2024大鵬灣自行車系列活動、第九屆海灘貨幣愛龜活動、2024大鵬灣鐵人三項系列賽、2024大鵬灣藝騎童樂嘉年華活動、2024青洲灣派對。
-
持續推廣琉球風景區生態永續旅遊環境,除推動「琉」行之道分流遊客外,並配合環境保護政策,推動生態保育及環境減塑理念,型塑小琉球為生態學習島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