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
瘋狗浪是波浪和海岸邊的礁岩、防波堤等海岸結構物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沿岸地形出現最多,常襲捲人車入海造成傷亡。
瘋狗浪的具體成因還無法完全被掌握,但已知易引起瘋狗浪發生的原因有以下2點:
- 颱風前後傳來的湧浪(俗稱長浪)是引起瘋狗浪的原因之一,長浪是指由其它海區傳來、或者當地風力迅速減小或風向改變後遺留下來的浪,它的傳播速度快、距離遠,挾帶能量也大,因此傳到海岸邊時,在地形效應下,常激起巨大水花,成為瘋狗浪。
- 東北季風期間的大風引起的大浪及天氣突變候,海象極端不穩定,都是引起瘋狗浪的成因。
發生地點
瘋狗浪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較容易發生的危險地點有:
- 突出海岸的礁石及磯岩。
- 靠近海邊的平台。
- 海堤邊面海的消波塊。
- 直立壁型防波堤。
易出現時間點
瘋狗浪隨時都可能發生,較頻繁出現的時間有:
- 東北季風期間(10月至隔年3月),臺灣周遭海域常出現強勁風浪,尤其是在北部與東北角海岸。
- 西南季風期間(4月至9月),西南湧亦容易引起瘋狗浪,尤其是在西南部海岸。
- 颱風前後(5月至10月),颱風湧浪易引起瘋狗浪,包含位於外海,未發布颱風警報的颱風。
如何避免瘋狗浪的影響
- 在惡劣的天氣,避免到海邊遊玩
- 隨時對海浪運動方式保持警覺
- 出現變天的跡象,立即離開,切勿逗留
- 遊憩或釣魚時,務必避開易發生瘋狗浪的危險地形
- 留意中央氣象署或觀光單位網頁提醒之長浪即時訊息
圖片提供:「臺灣海洋教育中心」
圖片製作:「臺灣海洋教育中心」與10 Seconds Class - 10秒鐘教室」
揭密!海中超危巨獸「瘋狗浪」(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海洋災害宣導動畫) (影片連結)
影片提供:「臺灣海洋教育中心」
影片製作:「臺灣海洋教育中心」與「圖文不符/簡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