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重要施政成果

Major Policy Achievements in 2021
:::
A- A A+

觀光產業是國家的重要策略性產業,為落實「Taiwan Tourism 2030 臺灣觀光政策白皮書」之「觀光立國」願景,推動「Tourism 2025-臺灣觀光邁向2025方案(110-114年)」,因應疫情發展調整策略布局為「前期-先持續提振國旅、後期-再布局衝刺國際」,並透過「打造魅力景點、整備主題旅遊、優化產業環境、推展數位體驗、廣拓觀光客源」5大策略及24項執行措施,強化觀光環境及服務品質,落實觀光產業永續發展。110-111年度以「提升國民旅遊品質、促進產業疫後轉型」為優先推動重點,為疫後發展國際觀光做好準備,行銷臺灣為安全旅遊目的地。

大策略

+

項執行措施

串聯分區旅遊特色 打造國際魅力據點

推動「觀光前瞻建設計畫(110-114年)」,選定東北角、北觀、日月潭、阿里山、東海岸及澎湖等6 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 5年建設24 處亮點工程,以「觀光前瞻」之角度,打造6大國際魅力景區旅遊景點特色,串聯地方區域旅遊帶,促進觀光產業之永續發展。

推動「觀光前瞻區域旅遊品牌」,提升全臺各縣市景點遊憩服務品質。持續推動「體驗觀光地方旅遊環境營造計畫(108-112年)」,110年協助縣市政府改善48處觀光景點,協助地方發展整體區域觀光,開創疫後旅遊新契機。

「向海致敬」- 潔淨海洋、建構海岸友善服務設施

為推動行政院提出「向海致敬」政策,觀光局統籌各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針對遊憩據點海岸及未登錄地海岸以「定時清、專人巡、緊急清、分級清」 4 大方向執行,讓「政府政策、守護海洋、海岸沿岸清潔」得以落實。110年累計清理垃圾量7,409.6公噸,清理8,467公里海岸線。另整合CIQS,將濱灣碼頭做為友善外籍遊艇CIQS服務窗口,便利外籍遊艇、帆船進出大鵬灣。

110年10月30日與民間合作辦理淺水灣淨攤

整備多元主題旅遊 推廣深度優質遊程

積極推廣生態(親山、親海、地質、賞花鳥蝶)、文化(民俗節慶、原民、部落、客庄、博物館、小鎮)、美食(溫泉美食、米其林、夜市)及樂活(溫泉、自行車、馬拉松、鐵道、綠古道)等多元主題旅遊,強化遊程包裝及行銷宣傳。

推廣自行車旅遊,營造臺灣低碳旅遊風潮

配合環島自行車道升級暨多元路線整合推動計畫,進行路線優化改善,完成多元自行車路線849.3公里軟硬體設施優化工作,鼓勵旅行社結合相關產業提出自行車旅遊及創意主題優質遊程,110年辦理16條多元自行車路線及30條優質遊程,並推出臺灣自行車日及3大類型38項活動。配合多元行銷宣傳活動,產業結盟782家,逾3.1萬人次參與臺灣自行車節系列活動,觀光產值達1.2億元。

於110年4月辦理「自行車友善旅宿人氣票選活動」行銷宣傳自行車友善旅宿,並輔導870家以上業者加入自行車友善旅宿,民眾可於「臺灣旅宿網」及「臺灣自行車旅遊網」之「自行車友善旅宿專區」查詢相關資訊。

辦理「小鎮護照3.0及自行車旅遊行銷宣傳」,編製「百大經典小鎮護照」,並以電子集章活動及波段行銷宣傳臺灣小鎮特色景點及自行車旅遊,110年活動網站計195萬8,788人次瀏覽;電子集章計2萬5,264次參與。

推動部落觀光,協助原民部落建立觀光品牌、發掘部落特色產品

定期召開「交通部觀光局原住民族地區觀光推動會」相關會議,持續協助原住民部落建立觀光品牌、發掘部落特色產品和建立行銷管道、培訓部落專業導覽人員、包裝行銷部落特色節慶及民俗活動為旅遊產品,並結合相關部會資源包裝為特色遊程,增加遊客停留部落時間。跨部會共同辦理110年臺灣部落觀光嘉年華活動,展現部落觀光旅遊路線、特色商品、手作體驗,並首推戶外市集,邀請遊客到部落旅遊。

擴大「2020-2021年臺灣觀光雙年曆」品牌行銷,帶動地方觀光

持續滾動推廣「2020-2021年臺灣觀光雙年曆」,包含全國級及國際級活動計101項,整合在地的優勢資源,透過開發「亮點旅遊產品」、推動「大型活動產業化」及持續提升活動品質與內涵,成為帶動周邊經濟效益的動能,整體遊客數已逾4,600萬人次,經濟效益達365億元。另滾動檢討遴選出「2022-2023年臺灣觀光雙年曆」43項國際級活動及60項全國級活動,共計103項,塑造特色集客並增加重遊旅客,以活動帶動觀光,結合地方加強城市行銷,並鼓勵旅行業包裝遊程商品,推展跨夜旅遊,以增加遊客停留天數及產值,活絡國人國內旅遊,使觀光產業持續穩健發展。

結合觀光圈推廣在地特色旅遊,深化旅遊商品

結合觀光圈推廣區域旅遊品牌及金質遊程,以區域性概念,打造一區一品牌,結合生態、文化、美食、樂活及都會旅遊主題元素深化旅遊商品,推出限定遊程,捲動沿線相關產業觀光收益。並輔導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推出「生態」、「文化」、「美食」、「海灣」、「山脈」、「自行車」、「鐵道」等21條金質遊程 ,透過旅展、媒體、社群平臺等加強行銷,推廣國內旅遊。

優化產業環境 穩固國旅品質

推動「促進旅行業發展方案」

透過旅行業公協會作為平臺,促進觀光服務品質提升及產業升級與服務轉型,110年度因受疫情影響,自110年8月17日起甫開始受理申請案件,共申請5件,計補助約新臺幣(以下同)1,268萬元。

持續推廣「星級旅館」評鑑及「好客民宿」品牌標章認證制度

持續強化旅宿品牌形象,輔導旅宿業朝優質化精進,提高旅宿業之競爭力,110年截至12月底止,計403家旅館取得星級旅館評鑑、1,168家民宿通過好客民宿認證。

打造友善、智慧住宿品質,獎勵旅宿業提升品質

補助旅館提供穆斯林旅客友善設施、無障礙客房及通用化設施、購置自助式入住櫃台,以及旅宿業硬體規劃更新支出、使用企業資源管理(ERP)或飯店管理系統(PMS)串接營運數據至旅宿網之系統導入費用,並獎勵星級旅館加入國內外或創新本土連鎖品牌。110年11月5日新增觀光旅館及旅館業首次購置防疫門(通道、艙)及耐震能力初步評估補助。截至110年12月底總計受理約990件申請案,受理金額逾2.15億元。

協助旅館業者解決融資問題

修正發布「交通部觀光局振興觀光產業融資信用保證貸款及利息補貼作業要點」,協助擔保品不足之業者順利取得融資,截至110年,累計已有1,225家觀光產業申請貸款,融資貸款金額計新臺幣97.8億元。另輔導觀光產業取得獎勵觀光產業優惠貸款進行修繕或軟硬體升級,110年累計272件,總額125.3億元,給予利息補貼126件,已撥付利息補貼為3.29億元。

鼓勵觀光遊樂業於疫情間優化軟硬體設施

透過優質化計畫補助業者投資新設施、設備更新、創新服務及數位硬體設施等事項,協助業者升級與轉型。109至110年累計23家業者提出申請,補助總額2億5,932萬2,487元,帶動整體投資約10億元。

建立優質戶外教學環境與寓教於樂之形象

輔導並鼓勵業者利用園區及周邊資源,針對校外教學推出優質教案,強化安全、多元及彈性之主題樂園特性,建立優質戶外教學環境與寓教於樂之形象,持續吸引學校與家長前往觀光遊樂業學習旅遊,並於110年向教育部戶外教育推動會提案建置「戶外教育引導性參考指標」,以利業者提升戶外教育品質參考。

打造疫後安心遊園環境

協助25家業者完善防疫及建置數位無接觸式入園服務等軟硬體設施。

數位體驗再進化 營造沉浸式線上旅行

數位觀光科技新體驗,虛實整合行銷臺灣

推動探索行動化、體驗立體化(AR、VR)等數位加值服務,透過360VR影片之沉浸感,行銷臺灣特色遊程、路線或景點,讓世界各國旅客能透過影片於旅遊臺灣前先行體驗,提升臺灣觀光宣傳效益,吸引國外民眾來臺旅遊。110年完成「愛相隨」、「勇者之路」、「慢遊篇」、「環島一號線」與「自行車逍遙趣」等5部影片。另於東北角管理處福隆遊客中心,建置自行車旅遊360VR全景體驗互動專區,增進數位科技之觀光體驗,提升民眾騎乘自行車旅遊誘因。

布局衝刺國際 多元廣拓客源

以「先恢復國際旅客來臺信心、再衝刺來臺旅客數量」政策方向布局國際市場

主要宣傳對象為亞太區等鄰近國家,並在歐美長程線國家維持臺灣觀光聲量。除拍製主題宣傳影片、透過電視與網路通路廣告密集宣傳外,亦結合平面與戶外廣告、電車等傳統媒體通路,提高臺灣觀光曝光度。

持續投入新興媒體通路,利用網路新媒體社群平臺,與各市場網紅達人及異業共同合作,擴大線上宣傳;建置線上臺灣館,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搭建國內外業者溝通交流平臺,動態宣傳疫後旅遊特色產品;與大型線上旅行社合作,藉由消費者行為及相關產業數據分析,強化自由行市場推廣,提升臺灣於線上旅遊消費平臺曝光度。

推動「臺帛安全旅行團」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0年3月17日宣布開放臺灣及帛琉旅遊泡泡,恢復旅行業組團赴帛琉旅遊及接待帛琉來臺觀光團體入境,在兼顧防疫安全下,振興兩國之旅遊及經濟活動,首發團於4月1日出發前往帛琉。截至5月8日止臺帛旅遊泡泡旅客共計287人,後受疫情影響暫停航班,於8月14日起配合指揮中心重啟臺帛旅遊泡泡,截至12月底臺帛旅遊泡泡旅客達2,407人。